清 汪洙刻白寿山石山子
清 汪洙刻白寿山石山子,所谓山子,本是一种文人墨客置于室内、用于观赏陈设的精美摆件,多是用整块玉石雕琢而成,在最大限度保留原始玉料整体外形的前提下,依石之自然施以巧工:或成崇山峻岭间以小桥流水、山林树木;或有亭台楼阁、花鸟人物,进而形成一种高低错落、布局得当的艺术效果。
元 青玉翼龙纹双耳壶
元 青玉翼龙纹双耳壶,元代是蒙古族统治的朝代。在中原传统文化和宋、辽、金文化的影响下,对传统的制玉制度和琢玉工艺十分推崇,他们仿效宋代官办玉制度,并用现有的制玉技术,设置了专门督办制玉机构。
清 乾隆御赏款墨玉描金经文佛像钵
清 乾隆御赏款墨玉描金经文佛像钵,清乾隆五十一年(1786) 高15厘米 口径15.5厘米 宽28厘米 墨玉,玉质油润。玉钵为圆体、敛口、鼓腹、平底。整体纹饰采用刻画描金工艺制成。钵内为经文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,内、外底为莲花纹,钵外腹部为描金七尊佛像及七佛偈语相间排列,并刻有“乾隆丙午秋御赏”描金款(丙午:乾隆五十一年,1786年)。
清末 碧玉兽面纹提梁卣
清末 碧玉兽面纹提梁卣,卣是一种古代盛酒用品,见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,流行的时间虽不长,但其形制很丰富,除圆形、椭圆形、方形等常见的器形外,还有筒形、鸟兽形等。它本身无名称,流传下来之所以称其为“卣”,是源于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等古籍中记载称其为“秬鬯一卣”,而“秬鬯”是古代祭祀时期使用的一种香酒,由此可见“卣”是古时一种专门盛酒器。
新乡市博物馆汉代玉蝉
新乡市博物馆汉代玉蝉,汉代玉蝉除少数配饰玉外,基本上都是用作口含的葬玉。汉代玉蝉多用新疆和田白玉、青玉雕成,用料讲究、形制古朴、质地上乘;造型概括、抽象、简约,线条干练;雕刻粗犷有力,刀刀见锋,寥寥数刀,神韵尽在。所谓的“汉八刀”在玉蝉的制作上最为典型,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。
河南博物院汉代玉蝉
河南博物院汉代玉蝉,佩蝉则是用来当作佩饰的玉蝉,顶部有眼,以便于佩戴。佩蝉可以辟邪,也有一些人以一枚玉蝉佩在腰间,谐音“腰缠(蝉)万贯”,或将佩挂在胸前的玉蝉取名为“一鸣惊人”,来为自己祈福增寿带来运气等等。